江西省茶业协会参展博览会情况汇报

我省组团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

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于2006年9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同期举办了北京世界茶业论坛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参加本届博览会的有来自中国、印度、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意大利、斯里兰卡及台湾等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著名企业以及来自美洲、欧洲、非洲、亚洲的众多客商。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为博览会发来贺信。贺信指出“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也是全球茶叶主要出口国之一,作为中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茶叶展会,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倡导的“茶经济的全球平台,茶文化的世界之窗”功能正在逐步显现,中国茶从这里走向世界,世界茶也从这里走入中国。希望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秉承“人文、科技、健康、环保、时尚”理念,荟萃“茶国、茶乡、茶企、茶人”精髓,不断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为推动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提升我国茶叶品牌影响力,促进我国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吴副总理的贺信是对本届博览会宗旨、内容、前景、意义的高度概括。

我省和浙江、贵州、湖南、云南、台湾等是组团参加的。江西参展的有22个企业,18个展位。我省由于展前有孟建柱书记对茶产业的重要批示,以及孙刚副省长在听取省茶叶协会汇报时的指示和支持,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驻京办主任邵业鹏团长的率领下,省茶叶协会全力以赴做了精心的组织安排,经全体参展企业的共同努力,我省在本届博览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一是,参评茶样11个,经大会评审,获得三个金奖(庐山云雾、靖安九云白茶、瑞金武夷源瑞雪),4个银奖(协和昌井冈云雾、修水双井草茶、修水宁红、婺源婺绿春),1个优质奖(崇义赤水仙),获奖率达73%,高于全国获奖率13个百分点;二是我省展品得到国内外客商的普遍青睐,尤其是以武夷源贡茶和宁红保健茶、九云白茶为代表的有机茶和特色茶倍受外商的欢迎,美、日、法、韩、俄等外商均前来洽谈,表示了进一步开展贸易合作的意向;三是,靖安县委书记冷光辉和瑞金武夷源贡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明琎在中国茶乡发展论坛所作的“打造白茶产业、共享生态珍品”和“茶叶企业经营新思路与现代营销理念”的发言,引起中外茶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对开启我省茶叶的新发展也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四是,我省参展的组织工作得到大会的高度评价,并授予我省最佳组织奖;五是,我省参展成果引起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省政府驻京办事处及时作了“我省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荣获三金四银”的报导,中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也进行了采访和报导。

在博览会期间,在京的老同志万绍芬,舒惠国等亲临指导,并与参展单位共商赣茶发展大计,一些行走不便的江西籍老同志、老将军也纷纷打来电话表达了关切之情,并寄予了振兴茶业的厚望。

亮点和特点

我省参加本届茶叶博览会有两个突出的亮点:一是,茶叶品质突出了以有机茶、品牌茶、特色茶为展品亮点;二是,在展位上突出了江西展馆的整体形象的亮点。

以上两个亮点也展现了我省本届博览会的两个特点:

一是,打造江西茗茶品牌,发挥赣茶的优势。我省发展有机茶、品牌茶、特色茶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丰富的茶业人才优势。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赣茶的特色和优势。本届参展的品种充分显示了赣茶的这种特色和优势。因而,赢得了得奖率第一和金奖单项总分第一(九云白茶)的荣誉,赢得了市场,赢得了信誉。

二是,精心布置江西展馆,为赣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构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将企业各自布展改为全省统一设计、统一布展,组成江西展馆。既有企业各自的特色性又能反映全省整体性;既是交易的平台,又是交流的平台,还是展现江西优越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赣茶发展前景的平台。江西展馆在全馆称得上是独秀一枝,得到兄弟省市的好评。特别是湖南省茶业协会的同志还前来取经、拍照,表示来年也要象江西一样统一设置展馆。

几点启示

一、我省茶叶具有环保、健康、人文、品质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空间。只要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整合社会力量,加强组织领导,孟书记提出的“做优做强茶产业”的要求,就一定可以早日实现。

二、加大招商引资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茶业创新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今年我省参展的22个企业中,有3个就是近两年招商引资新发展或改造的企业,并且获得了2个金奖。这说明我们既要重视发展壮大老企业,又要鼓励更多的新秀在茶业上探索新的路子,做出新的业绩。

三、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江西生态条件,我省要把发展高山有机茶和白茶列为重中之重,加大扶持力度。同时,要着力发展极具潜力的茶饮料和保健茶,使茶业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以提升茶叶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唱响“人文、科技、健康、环保、时尚”的主题。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再创新的辉煌。

四、我省有着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底蕴,把茶文化与茶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既是我省茶业的一个传统优势,又是倡导茶为国饮,茶叶走向世界的现实需要。必须加大我省茶文化的开发利用,更好地发挥茶文化对茶经济的提升力、亲和力和促导力的作用,为茶业发展构建新的平台。



江西省茶叶协会

2006年10月17日